
连日来,舜峰镇的中稻迎来了丰收,农户们利用机械设备抢抓时间收割稻谷,奏响了一曲丰收的乐章。
在舜峰镇西城村胡力兴的稻田里,两台收割机在稻田间来回穿梭,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,一茬茬水稻源源不断地被卷入收割机中,收割、脱粒、秸秆还田一气呵成。稻田边,装满稻谷的运输车正忙碌地装运,将稻谷运往仓库。
“以前这里是旱土,后来我们改成了水稻田。刚开始的时候,田地不平整,我们用挖机进行了平整。”今年,胡力兴独自管理着200亩水稻田。在过去,靠人力收割,200亩水稻需要近300个人工。旱改水后,胡力兴将原来的抛荒地经土地平整、小田变大田,使得机械设备得以顺利入场,200亩稻谷最多3天就可以颗粒归仓。同时,还田的秸秆还能够提升土壤肥力,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,提高稻谷品质。看着丰收的稻浪,胡力兴计划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,特别是水沟设施的修建,确保农作物能够实现旱涝保收。
近年来,舜峰镇充分挖掘可旱改水资源潜力,持续加大农业用水的调水保障。今年,舜峰镇种植的6000亩水稻迎来全面丰收,全镇投入30余台机械设备参与中稻抢收,确保颗粒归仓。
责编:唐芳
一审:唐芳
二审:李艳玲
三审:唐薇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动画解读《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 五大亮点彰显“湘”式态度、力度、温度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2日)
警惕基孔肯雅热!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
这个“加法”,何以产生“乘法”效应(文化中国行)
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,好戏连台——“农文旅体”奏响融合乐章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1日)
昆剧《湘遇·湘昆》在郴州首演
改革为人民|千年天堑变通途
下载APP
分享到